(通讯员 张瑞婷 叶树衡 摄影 郑艳平)9月21日上午,孙佑海院长为全体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孙院长以“如何把自己塑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法律人”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时代法律人应具备的四大核心能力,为新生们的法学学习与就业指明了方向。

第一,政治思想能力。孙佑海院长围绕 “政治思想能力” 展开讲解,通过纵贯古今的历史脉络,为新生阐释政治定力对法律人的重要意义。孙院长指出,新时代法律人要在风浪中保持政治定力,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投身于国家法治建设,用法律武器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彰显法律人的政治担当与历史使命。
第二,业务工作能力。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专业的价值在于精通。对于“业务工作能力”,孙佑海院长表示,新生应当锻炼出新时代法律人须具备的七大核心技能——即法律知识储备能力、法律运用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与资料收集能力。他指出,新生既要掌握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在真实案例中运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学术写作锻炼逻辑思辨能力,珍惜与名师交流、参与学术研讨的机会,在思想碰撞中提升研究水平。此外,孙院长特别以北洋法科先贤张太雷、王宠惠为榜样,鼓励新生重视外语能力培养,努力成长为能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利益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身心健康能力。孙院长认为,“身心健康能力”是新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他鼓励新生向老一辈优秀共产党人学习,纵使课业任务繁重,也要保持乐观主义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参与体育锻炼,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积极迎接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孙院长同时叮嘱各位法学院新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与同学的互助互学中收获友谊、共同进步。
第四,规范管理能力。提及“规范管理能力”,孙佑海院长对新生未来的学业与职业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他提醒新生要尽早明确职业目标,结合法学专业特点规划学习重点——既要重视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以严谨治学的态度遵守学术规范,追求学术理想;也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在基层法治服务、校园文化活动中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另外,孙院长指出,法学生应当积极参与跨学科学习与交流,在拓宽知识视野的过程中,实现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本次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阐述深刻,为2025级新生启迪了法学思维,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对“北洋法科人”的身份认同与使命担当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