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瑞婷 摄影 郑艳平)法启新程,梦筑北洋。9月21日上午9时,天津大学法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于第26教b103教室举行。
法学院院长孙佑海、党委书记管虹、校友代表赵澎、副院长杨健、党委副书记杨漫路、副院长于艳春、副院长杨雅婷、卓越教授张恒山、讲席教授王建学、英才教授温笑侗,教师代表曾艳、李倩、郭志京、王绍喜、李春晖、陈学敏、田亦尧、王操、孟红艳、邱玉强、高清纯,以及院办公室张丹、杨瑷嘉,学工办张斯琦出席开学典礼。法学院2025级42名本科生、71名硕士生、15名博士生共128名新同学参加典礼。典礼由副书记杨漫路主持。

典礼伊始,国歌嘹亮。激昂的旋律回荡全场,全体师生肃立致敬,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孙佑海院长讲话。孙佑海院长代表学院及全体教师,向2025级全体新生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祝贺。此次开学典礼恰逢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法学院复建10周年,孙院长回顾了天大法学的悠久历史,简要介绍了学院复建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孙院长对新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崇法爱法,以崇法为立身之本、爱法为探索动力,捍卫法治尊严;二是立志高远,践行“致公天下”院训,向百年前北洋法科的杰出校友张太雷同志学习,将所学用于服务人民与法治建设;三是求是厚德,面向实际、严谨务实,锤炼品格,坚守法律职业道德。最后,他鼓励新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青春力量为法治中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无悔华章。
导师代表温笑侗老师发言。温笑侗老师对新同学的加入表示欢迎,并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基石稳固,方能行稳致远。第二,迎难而上,方能超越自我。第三,志存高远,方能成就大器。温笑侗老师勉励大家珍惜时光,潜心向学,勇于攀登,不负韶华。
师友导师代表王绍喜老师发言。王绍喜老师特别叮嘱新生,不仅要向师友导师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导师们的人品。同时,他向大家提出三点期望:第一,理解法治在国家中的重要价值。第二,要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培养法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要积极参与和关注法律实践,以实际行动实践法律。
管虹书记为师友导师颁发聘书。今年,学院为25级本科新生配备了9名师友导师,他们分别是:郭小冬老师、曾艳老师、李倩老师、郭志京老师、王绍喜老师、李春晖老师、孟红艳老师、王沛然老师、邱玉强老师。学院持续推进落实师友导师制度,选聘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师友导师。他们将与学生们密切接触、充分互动,在学生学术研究指导、学习能力培养、职业规划引导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引导与支持,帮助新生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
校友代表赵澎发言。赵澎同志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追求个人理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第二,“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当今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法治支撑,同学们应当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中施展自己的专业抱负。第三,在天津大学“实事求是”校训之下,锤炼个人本领。第四,在坚持初心使命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法律人的价值,终究要在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中体现。
老生代表赵燊、李美霖发言。博士生老生代表赵燊同学表示,天大法学院是成就人生的舞台,可以充分体验生命的“多样性”。天大法学院为学子提供了走向未来的坚实平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他鼓励新生珍惜在天大法学院的时光,勇敢面对科研与成长的挑战。
硕士生老生代表李美霖同学在欢迎2025级新生的同时,以自身经历切入,分享了从初入天大法学院时的憧憬与不安到逐渐成长的体会。基于一年来的学习实践,她围绕“立志向学、躬身实践、友爱互助”三条体会,鼓励大家尽早明确目标、持之以恒积累,积极利用学院各类实践资源锻炼自我,并主动融入集体、与同行者共进步。
新生代表田昊昕、王钰博发言。研究生新生代表田昊昕同学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学院领导、老师及志愿者的感谢,并围绕“如何成长为卓越法律人”提出三个“约定”: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以校训为指引明确方向、破除迷雾;二是坚守人文视野,超越文本关注人的尊严与社会发展;三是坚定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天大法律人的责任,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本科生新生代表王钰博在发言中结合“实事求是”的校训和法学院深厚传统,号召全体新生在未来四年中勇于探索、广泛尝试,夯实专业基础、锤炼坚毅品格,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他表示,作为“天大法律人”,应秉持“崇法厚德,致公天下”的院训,以青春奋斗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努力成为法治的践行者、传播者和推动者。
当各项议程接近尾声,天津大学的校歌悠扬奏起,为这场开启新程的典礼画上句号,也蕴含着对新生的期许——校歌的余韵里,属于他们的法学逐梦之行,才刚刚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