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郭金石)9月1日上午,孙佑海院长在法学院332会议室为全体新生做了一场题为“法学之门”的精彩法学启蒙讲座。
本场讲座以公平正义为主题,分为“法”的内涵与渊源、“法治”的内涵、学习法学的态度和方法三部分。学习法学首先要了解法之渊源。山西省洪洞县是獬豸诞生地,也是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源头。獬豸即“廌”,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根据《说文解字》中的阐释,“法”的古体字“灋”正出自于这个传说。从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共性分析,可以总结出,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规则;法的目的是保护人的权利。而“法治”指的就是依法治理国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这是“依法治国”在我国最初的表述。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并提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目标。孙院长指出,法治最核心的理念是公平正义。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诸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是司法,最有效的治理工具是确责、追责。司法确责、追责,按照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大责任体系进行。接下来孙佑海院长从湄公河惨案、米其林集团总公司诉天津米其林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范冰冰肖像权被侵案、腾格里沙漠污染案、河南濮阳市政府违法拆迁案等具体案例入手,对三大责任体系分别进行了生动的阐释。孙院长还剖析了与法治相关的几个重要关系,包括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治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讲座最后,孙佑海院长希望同学们学习法学要做到“真懂,真会,真敢”,为此要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外语水平等。
同学们围绕对现行法律的疑问、当今社会的法治体系建设等主题纷纷进行提问,孙佑海院长逐一进行了耐心的回答。此次讲座作为法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是新同学们步入法学殿堂的第一课。孙院长以生动的语言、经典的案例为全体新生打开了法学之门,使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的目标要求有了深刻的认同感,对法律人的使命有了强烈的责任感。
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林卫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