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佩哲、王芊芊 摄影王操)10月19日,天津大学法学院和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共同承担的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专业化审判机制研究”结项论证会在天津大学法学院召开。
课题指导单位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吴兆祥庭长、课题管理单位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刘树德副所长亲临现场指导,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罗丽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胡静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杨朝霞教授、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康京涛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法官助理陈中原等专家学者应邀点评。课题主持人天津大学法学院孙佑海院长和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李瑶院长,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陈洲专职委员、刑事审判庭袁野庭长、研究室廖宇羿主任以及天津大学法学院王小钢教授、陈学敏副教授、王操老师等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
孙佑海作开场致辞,向与会的各位专家、领导致以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就课题研究开展的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

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李瑶院长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切口选择、研究基础和实践优势、调研推进和亮点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陈洲专职委员代表课题组从课题的研究思路和路径设计、核心观点和主要研究成果、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不足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与会专家听取汇报后,围绕课题的研究方法、内容框架、成果转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建议。

课题指导单位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吴兆祥庭长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对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课题的框架结构、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会议由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判庭袁野庭长、天津大学法学院王小钢英才教授主持。
此次结项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专业化审判机制研究”课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也为全国的专业化审判工作提供了方向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