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法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法学院获批4项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发布时间: 2025-10-24     来源:    点击量:

(通讯员 尹卓扬)近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公示完成。其中,法学学科一般项目193项、青年项目160项、西部项目22项。我院温笑侗英才教授、于亮副教授获批一般项目,王操老师、邱玉强老师获批青年项目。

温笑侗英才教授主持的一般项目“股权回购价格的合理性认定标准研究”以股权回购定价中股东与公司利益的动态平衡为核心,深入探究“合理价格”的法律内涵与实现路径。具体研究从意思自治和司法矫正两个环节展开,区分以公平补偿为导向的股东主导型回购、以市场公允价值为基准的公司主导型回购,为实践中“合理价格”的弹性认定提供体系化、类型化解决方案。

于亮副教授主持的一般项目“应对单边制裁的国际人权法理论创新研究”着眼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滥施单边制裁这一背景,挖掘其对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人权等方面的损害,以我国有关应对单边制裁的国际法研究为基础,聚焦国际人权法这一独特视角,反思西方人权话语体系的内在缺陷,提出应对单边制裁的国际人权法理论与实践创新方案,丰富中国自主人权话语体系。

王操老师主持的青年项目“空间视域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法律机制创新研究”聚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这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空间工具,深入研究生态环境治理空间转型问题,以“空间”为研究视角,揭示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法律机制的空间性本质,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法律机制的空间化创新,拓展生态环境法治的空间维度,引领生态环境法学范式的空间革新。

邱玉强老师主持的青年项目“清代长随文献整理与研究”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立足清代长随文献的校点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展开研究,不仅从长随群体内部分析其生存境遇,以丰富学界对该群体的认知,也从长随的视角展现清代地方司法、行政运行的诸多细节,呈现长随群体的职业追求,阐释长随参与地方治理的利弊得失。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天津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