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灿 摄影 韦国欣)9月1日下午,2023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天津大学专场在23教108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与天津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仲裁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杜新丽为师生作“国际商事仲裁前沿问题与涉外人才培养”主题讲座。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委)立案处处长兼天津分会秘书长周雯、贸仲委天津分会副秘书长赵英、天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健、党委副书记杨漫路以及贸仲委李春英、学院团委张斯琦出席讲座,法学院本硕博共百余名学生踊跃参加,学院研会郭灿同学主持讲座。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教授致辞。孙院长首先向来宾介绍了天津大学法学院的悠久历史与近期发展。他指出,国际商事仲裁是公正高效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优化中国营商法治环境的有效途径。在当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涉外法治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中国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离不开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法学院作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涉外法治人才的第一阵地,一直致力于相关培养和建设,2021年在天津大学法学院挂牌成立涉外律师学院,今年与三亚凤凰公证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签署深度合作协议,为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专业人才开辟新的路径。
杜新丽教授作主题讲座。杜新丽,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仲裁研究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私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
杜教授以国际仲裁制度的变革为切入点,介绍了当前中国与其他各国之间争端解决和预防的一般原则与规则,点明了目前应当建立起“仲调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对国际上值得关注的制度性改革为切口,让大家深入了解到当前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同时以仲裁法修改中的制度性问题为核心,指出未来应当处理好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三种关系等。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杜教授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两个角度剖析了涉外法治人才的必要条件。通过多方面、多途径培养,以期待国际化、复合型、精英式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的建成。
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和内容向杜新丽教授进一步请教探讨。杜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耐心答疑解惑。
贸仲委立案处处长兼贸仲委天津分会秘书长周雯作总结发言和观点分享。周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贸仲委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并指出“高水平的仲裁离不开高素质的仲裁员”。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是时代发展之必须。贸仲委通过组织“贸仲杯”等相关活动,不断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掌握国际法理论规则,提高涉外法治人才案例判决检索能力,今后贸仲委也将持续致力于涉外法治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法学院领导与贸仲委领导、杜新丽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