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法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案多人少”难题怎么解?天津大学法学院孙佑海等专家洛阳论坛献“良策”

发布时间: 2016-05-16     来源:    点击量:

论坛现场 朱志强摄

  据统计,2015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7659861件,审执结案件16713793件,同比增幅均是2014年的3倍多,且案件的复杂性也在增加。但近年来,法官的人数却一直维持原有水平,法院“案多人少”,严重困扰着司法改革的深化,难题怎么破?
5月14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主办,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生与法》专刊承办的“深化司法改革 破解案多人少司法难题高端论坛”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全国顶级法学专家、全国各地法院系统齐聚一堂,共同会诊“案多人少”难题,力促司法改革深化。

  研讨会上,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卓泽渊首先以《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的理论思考》为题,详细解析了“案多人少”存在的原因,他分别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们社会交往愈发频繁、经济关系愈发密切等原因入手,强调了法院系统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性,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思考。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教授发言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行为研究会副会长孙佑海作了《关于影响基层法院审判权威的若干制约因素和方案建议》主旨报告。孙佑海在发言中建议,当前应当“两手抓”,一是适时调整司法政策,抓紧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司法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二是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一审中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的基础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曲海滨以《“案多人少”背景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和大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主题做了报告,着重介绍了洛阳法院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方面做出的探索。
  以上专家发言引起了参会专家、法官们的强烈共鸣。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调研处处长刘树德、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孟祥刚、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军,分别以《破解案多人少矛盾需要深化司法改革》、《困境与应对:案多人少的司法现状与变革》、《法院诉讼案件分流的发力制度研究》为题,从中级人民法院层面做了矛盾研究及应对的主题发言。
  此次,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院长刘宏伟、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处长徐向军等,也分别就《做好加减法、有效破解难题》、《大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中的法院文化元素探讨》进行了发言,为破解“案多人少”提供了宝贵的基层法院应对经验。
会议还设置了“点评”功能,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马保政、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院长孙敏、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常旭东分别针对专家及法院系统代表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为难题的研究和破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记协副主席、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何崇元,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李文燕,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行为研究会会长戴俭明,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卓泽渊,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巡视员于新年,中共洛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孟铎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学专家、法院系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法学专家参观洛阳中院大诉讼服务中心 朱志强摄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天津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