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法学院
  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学生动态 > 正文

传承天大文化基因 秉承“实事求是”校训

发布时间: 2016-08-30     来源:    点击量:

传承天大文化基因 秉承“实事求是”校训—韩宝志馆长做客法学院讲述天大校训故事

   本站讯(通讯员 郭金石)8月29日上午10时,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韩宝志老师来到法学院,为2016级全体新生带来一场关于天大校训的精彩讲座。法学院孙佑海院长出席会议。讲座由法学院团委书记宋叙言主持。

   韩馆长的讲座从《辞海》中对“校训”一词的注释而展开:“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种标尺和文化,是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即是天津大学的灵魂,百余年间见证了天津大学的历史变迁,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天大学子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从纸上逞空谈, 要实地把中华改造。”
   韩馆长介绍到,“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有“训诂、考证、校勘”之意,是形容一种质朴无华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实事求是”均有过精辟论述。“实事求是”与天津大学之间有着不解的缘分。北洋大学的缔造者、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至少“11个第一”的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在给朝廷奏稿的篇末署名后,经常留有“实事求是”章迹;百年前,法学家、爱国教育家赵天麟在执掌北洋大学期间,首倡“实事求是”为校训,并一直延续至今,赵天麟烈士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实事求是的真谛;茅以升校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一大批天大学生投身实地,耗尽心血建造钱塘江大桥,建桥、毁桥、复桥,每一项决定的背后都是赤子的拳拳爱国之心;此外,还有老校长李书田关于如何做合格工程学者的论述,以及水利专家张含英校友“实事求是——懂吗?会吗?敢吗?”的“三问”……“实事求是”已经成为天大人身上铭刻的印记。从这些小故事中,韩馆长对实事求是的含义进行了总结:实事求是的基础是实,关键在于求,要主观客观相统一,创新、探索,求真、求善、求美。实事求是的灵魂是“家国情怀”,对国家的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发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追求。
   讲座过程中,韩馆长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大家纷纷对自己高中母校的校训做了介绍,并且诵读了茅以升先生《实事求是的工程师》一文。从讲座中,各位新生同学对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有了触及内心的感悟,对校训背后那些感人肺腑、引人深思的故事产生了强烈共鸣。校训对于大家而言不再是冷冰冰的词条,而是变得有血有肉,成为天大学生未来的一种人生追求。

   孙佑海院长作总结发言。他感谢韩馆长对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指出实事求是的校训是天津大学120年来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天津大学广大海内外校友的心灵之根,也是所有天大法学人所应具有的优良品质。孙院长希望大家能够向张太雷、王宠惠等历届天大校友学习,认真践行“实事求是”的校训,精通专业知识,知行合一,做一名合格的天大法学人。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天津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