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法学院
  团委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委工作 > 正文

天津大学法学院组织举办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思政工作研讨会暨2019级本科生思政班主任聘任仪式

发布时间: 2019-12-31     来源:    点击量:

  


  (通讯员 张北 摄影 姜延顺)12月27日上午,法学院于第七教学楼330会议室召开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思政工作研讨会暨2019级本科生思政班主任聘任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斌、党委副书记靳莹、思政课教师李瑞婷,法学院党委书记杨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明、19级本科生班主任曹云吉、辅导员高仓健、张斯琦及法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李明主持。

  杨欢强调,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青年学生的重要性,思政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他结合自身发展历程,指出当今部分青年学生存在理想信念弱化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中,缺少激励他们不懈奋斗的人生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当今青年学生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个人发展层面、学校发展层面还是国家发展层面,都要求做好学生的思政工作,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那样,为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杨欢还结合法学院实际情况,指出法学学科是意识形态相对活跃、相互碰撞的前沿阵线,这就要求思政班主任同班主任、辅导员、个人导师共同合作,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育学生,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奉献力量。

 

  徐斌从法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渊源出发,指出两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都有着共同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徐斌向法学院介绍了李瑞婷老师,她先后留学于俄罗斯交通大学、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专业为国家治理,曾担任法学院2017级、2018级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任课教师。针对未来如何切实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徐斌提出思政班主任要协助专业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与学工队伍合作做好日常思政,参与到学生活动,如团日活动、党日活动中,为学生成长成才引导正确方向,实现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日常思政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他还希望,未来两院不单要进行思政工作的合作,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法学、国家治理等领域的科研合作,通过了解法学的特点,探索学生思政工作新路径,意识形态教育新方向。

 

 

  杨欢为李瑞婷颁发2019级本科生思政班主任聘书。

  



  李瑞婷提到,从“北洋法科”发展到“新法科”,育人储才、兴学强国的使命一直贯穿于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身上且从未改变。但在新时代下,国家对人才需求不断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对教师的能力、心理、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她明确未来培养法学生要以德行为先,继承张太雷革命精神,以北洋法科先贤为榜样;坚持五育并举,以体育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具有法学特色的美育促进学生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将法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以法律专业为基础,探求“情理法”的最佳契合点,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曹云吉老师作为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班主任,首先介绍了19级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他指出,目前部分学生存在奋斗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谁而学、不知道学了为谁等问题,他讲到,目前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方式过于碎片化、片面化,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所在,片面观点的引导会使得学生以偏概全,对事实缺少正确的认识。他提出,希望配合思政班主任在下学期以新的方式开辟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议,将以往要求学生进行读书分享改为教师导读,学生自愿参加,引导学生读完1本书,读懂1本书,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事实更加客观的认识。思政班主任助力“第二课堂”将对学生专业的学习和“三观”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两院师生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契机促进两院更多的合作。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天津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